2025第2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主办方「医院改扩建中的病房设计思路」

2025第2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主办方 赵经理133 8620 5295

blank

病床难以推出病房?

新增卫生间用地狭小局促不便,通风采光不佳,气味潮湿又难闻,门口高差导致易摔倒?

病房内洁污区域混杂,交叉感染风险高?

病房储物空间不足,物品杂乱无章?

面对传统病房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新型的病房成为当前医院病房升级改造中的重要任务。

文/魏思科1,陈振华1,于瑞丽2

1.山东建筑大学

2.魏思科建筑设计事务所(山东)有限公司

在当今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病房的更新改造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新一代夹心式病房在医院病房更新升级改造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有效解决了诸多传统病房存在的问题。

blank
blank

医院病房更新的时代意义

2023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围绕提升患者诊前、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体验,推出涵盖医院病房改造与环境品质提升的 20 条举措。2024 年 3 月,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各省份纷纷出台医疗领域实施方案,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成为重要工作内容。2025 年 3 月,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改善病房条件,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

在医院从 “量的扩大” 向 “质的提高” 转变的关键时期,探索新的病房结构单元意义重大。其目的在于获取更多高品质、本土化、广适用的病房空间布局模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打造更理想、舒适的环境,同时为医院建筑类型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应用型设计研究。

blank

医院病房更新的现实需求

病患期望提升对病房环境改善的需求

老旧病房普遍存在空间狭小、隐私保护不足、无障碍设施缺失、环境压抑等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病患需求从单一治疗功能向 “生理 - 心理 - 社会” 多维健康支持转变,除生理健康需求外,还延伸至心理健康疗愈、功能服务多样、不同个体定制等方面。

筑医台融媒体曾对山东省内 34 家三级以上医院的 108 位患者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患者对病房环境及内部配置的满意度呈多样化,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细分环境指标中,“满意” 的患者占比 10.87% - 36.96%,“一般” 的占比 13.04% - 23.91%,部分患者对各项指标表示 “不满意” 或 “很不满意”,占比 4.35% - 13.04%。

病区床头柜和储物柜功能满意度反馈:约 44% 的患者认为床头柜和储物柜功能较为便捷,但 26% 的患者希望增加分类储物功能和整体储物空间。

病区无障碍设施满意度反馈:47% 的患者对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配置表示满意或很满意,29% 的患者认为配置一般或不满意。

病区通风情况满意度反馈:患者对病房通风情况评价分散,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别占 20%、28%、17%、11% 和 2%。

详见链接《调研了百余位住院患者后,我们发现了未来病房环境品质提升的8大 “隐藏” 需求》

医疗工艺升级对病房结构适应的需求

满足医疗流程再造:老旧病房多为 3 - 6 人间且无独立卫生间,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划分不清晰,人员和物品流动混乱,增加感染风险。病房改造可合理规划空间,严格区分不同区域,优化患者就诊、检查、治疗流线,降低交叉感染可能性。不同科室对病房结构要求各异,如康复病房需满足轮椅无障碍通行,外科系病房需要独立淋浴空间。因此,灵活的病房结构模式有助于适应不同科室需求和医院发展建设。

适应医疗技术发展:医疗技术进步带来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如高端监护设备、智能康复设备等,这些设备对病房空间布局、电力供应、信息接口有特殊要求。传统病房难以满足,改造可预留空间和配套设施,确保新设备顺利投入使用,提升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新治疗方式如精准医疗、远程医疗不断兴起,精准医疗需要特殊样本采集和处理区域,远程医疗依赖完善的网络通信设施和视频设备安装条件。老旧病房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改造可为其提供硬件基础,铺设高速网络、安装智能终端,实现医疗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医疗决策科学性和准确性,方便医患沟通,推动医疗服务向精准、便捷方向发展。

运营管理增效对病房空间优化的需求

配合医院建设发展:医院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大,新院区建设与老院区运营并存,为老旧病房升级改造创造了条件。改造可实现资产增值,提升建筑残值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相较于新建病房,老旧病房改造在 “双碳” 战略背景下优势明显,全生命周期成本节约 40% - 50%,资金回报周期缩短 60%,碳足迹减少 50 - 70%,还能保留医疗记忆场所。

提升经济社会效益:老旧病房改造可增加住院单价提升空间,提高床位周转率,进而提升年接诊量,同时也是能耗节约的有效手段。改造后住院环境改善,有助于医院评级提升,获得政策倾斜(三级医院评审要求),降低医患纠纷率(环境因素导致的纠纷减少 40%),提升人才吸引力(医护流失率降低 15%),实现社会效益转化。

blank

医院病房更新的优化瓶颈

当前急需改造的病房多为不带独立卫生间的三人间及多人间。在改造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blank

图1 传统六人间病房

空间品质的提升未尽人意

当前常用病房结构优缺点并存且难以协调。

blank
blank

病房管理低效:视线方面,以卫生间靠走廊布置为例,卫生间会遮挡医护人员观察视线,导致医护人员无法通过门口观察窗全面了解病房内患者情况,只能频繁进入病房确认,增加护理难度和时间成本(图4、图5)。距离方面,以常见三人间病房为例,病房长度若能合理压缩,可显著减少医护人员动线,提高病床护理效率。但如卫生间靠外墙布置,医护人员查房确认卫生间是否有人时需走到病房深处,增加了日常护理工作强度,虽然智能化监控系统可解决此问题,但会加大建造成本(图6、图7)。

blank
blank

病房空间割裂:常用病房结构单元内部大致分为病床空间、入口空间和辅助空间。病床空间作为患者和家属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应具备完整优质的功能,但入口空间作为纯粹交通空间,不仅疏解人流功能有限,还因壁橱设置导致人流交叉冲突,且其狭长空间不利于病床出入,造成空间浪费(图8、图9)。

blank

辅助空间单一:辅助空间主要为卫浴功能,无法干湿分离,只能单人单次使用。不同位置的卫生间设置会带来无自然通风采光、细菌滋生、气味倒灌、影响病房采光通风等问题。洗手盆洁污混用,无法实现无障碍设计,潮湿环境还易损坏设备设施,降低了空间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图10)

blank

图10 辅助空间现状

建筑结构的约束掣肘良多

老旧病房更新受原有建筑结构限制,房间尺寸和形状固定,大规模调整难度大。在改造时,需在造价控制和空间优化之间寻找平衡,避免盲目进行建筑结构加固改造。

病房开间进深尺寸受限:老旧病房开间进深尺寸相对较小,这限制了病房空间拓展功能区域。利用常用病房结构单元改造时,新增卫生间尺寸和形状受限,入口空间更狭长,不仅造成空间浪费,还可能无法保持原床位数,病床通道宽度也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影响病床进出和病患、医护操作空间(图11、图12)。

blank

卫生间高差问题:老旧病房增设卫生间时,因防水构造厚度,在新建工程中可通过结构降板消除高差,但改造时缺乏降板条件,只能将卫生间 “起台”,给病患使用带来不便。(图13)

blank

图13 老旧病房卫生间现状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广告

blank

医院病房更新的升级策略

老旧病房改造需充分理解原有建筑空间,明确改善方向和改造潜力,尊重并利用原有建筑结构,以最小经济代价实现空间环境改善。为此,研发了新一代夹心式病房结构单元,即以辅助空间居中,病床空间位于两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基本病房布局模式。

详见链接 《颠覆传统!新型“夹心式病房”在医院新建工程中的应用》

空间品质焕新策略

病床空间:将常规病房入口空间融入病床空间,使病床空间更完整优质,减少空间浪费。辅助空间位于两个病床空间之间,既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又提高了辅助空间使用效率。同时,无卫生间遮挡,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病房内病员实时状况。(图14-17)

blank
blank

辅助空间:卫生间可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干湿分离、满足无障碍规范要求,且卫生间与淋浴间可独立设置、同时使用。前区与卫生间、淋浴间可方便不同人员同时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前区为清洁区,设清洁洗手盆;卫生间为污染区,设污物清洗盆,实现洁污分离。前区还具备强大收纳功能,衣柜设置增加了储物空间,解决物品占用病床空间问题。(图18-23)

blank
blank
blank

其他细节:管道井门开向非走廊空间,使走廊扶手更连续,方便病员使用,美化公共空间。(图24)清洁洗手盆可根据医院需求加装酸化水消毒设施,方便医护人员查房洗消。衣柜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图25)

blank

建筑结构应对策略

从容应对空间尺寸问题:夹心式病房开间尺寸变大,进深尺寸变小,且开间进深尺寸灵活可变,能有效应对老旧病房开间进深尺寸受限问题(图26、27)。以某医院老旧病房为例,通过合理改造,可在尺寸受限情况下,布置出满足规范要求的病床排列,预留家属陪护空间,保证病床使用安全和紧急转移需求。(图28-30)

blank
blank

图28 老旧病房尺寸示意图

blank

图29 老旧病房改造示意图

blank

图 30 病房细节尺寸

巧妙解决建筑构造问题:通过辅助空间布置,在前区通向卫生间、淋浴间的走廊设置坡度≤5% 的无障碍坡道,解决卫生间因防水构造抬高带来的使用不便问题,同时解决老旧病房无独立卫生间的难题。(图31)

blank

图31 病房卫生间淋浴间建筑构造

blank

医院病房更新的实际应用

在某三甲医院搬迁后的老旧病房改造中,应用了夹心式病房结构单元。经现场勘查,该病房楼为框架结构,局部有剪力墙,存在病房尺寸过小、缺少无障碍及医护专用卫生间、护士站狭小、没有污物电梯等问题。(图32)此前的改造效果不佳,卫生间使用不便,房间环境品质下降,未解决空间狭小问题。(图33)

blank

图 32 夹心式病房实际工程应用

blank

图33 病房原改造效果

对比采用夹心式病房结构单元和常规病房结构单元的改造方案,发现两者床位数相同,但夹心式病房能解决老旧病房改造的诸多痛点。从功能合理性、空间品质、使用舒适度、成本造价等方面来看,夹心式病房方案均有显著提升,实现了降本增效(图34)。改造后的室内效果良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优质的空间环境(图35)。

blank

图 34 夹心式病房改造方案

blank
blank
blank
blank

图 34 改造后室内效果图

blank

结 语

老旧病房改造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举措。通过新一代夹心式病房在改造中的应用,可构建具有情感关怀的医疗空间,适应现代诊疗流程,融入适老化与无障碍设计,利用自然采光和低耗建材降低运维成本,借助既有空间资源降低改造成本,打造媲美新建病房使用体验的全新病房空间。这不仅能实现功能迭代,还能传承场所记忆,重塑人文关怀的医疗空间体系,为医疗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式。

精彩活动

全国医院病房改造提升专题研讨暨项目供需采购对接会

时间:3月21-22日

地点:山东·济南

为探讨存量时代医疗机构如何“脱胎换骨”,提升医院病房改造工作质量和效率,搭建供需双方信息与技术交流互动平台,筑医台发起“全国医院病房改造提升专题研讨暨项目供需采购对接会”。

blank

点击图片查看参会指南

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