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的全球技术竞技场】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10月的聚光灯下,2025年中国机博会与武汉工博会融合展将上演一场“硬科技”的奥林匹克。不同于传统工业展的静态陈列,本届展会创新性设置“未来工厂”实景体验区,观众可目睹一条由30台协作机器人组成的汽车零部件产线,在数字孪生系统调度下实现零切换生产——这正是中国智能制造迈向高阶的缩影
2025武汉工博会将于10月11-1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凭借其先进的展览设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此次盛会的理想举办地。展会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更成为展示中国工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 参展介绍
本次武汉工博会涵盖了智能制造、绿色技术、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在智能制造展区,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到最新的智能工厂、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这些技术正在逐步改写传统制造业的面貌,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效、智能和灵活的方向迈进。
绿色技术展区则展示了最新的节能环保设备、智能节能系统和低碳生产方案。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业互联网展区则展示了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如何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参展商方面,本次展会吸引了超过800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这些企业涵盖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机械传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及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的机会。
技术攻关成果的集中爆发成为看点。在工业母机领域,科德数控将GMC3000五轴机床,其采用自主研制的数控系统,加工效率较德日同类产品提升20%;精雕科技展示的纳米级雕刻机,能在头发丝截面刻出《清明上河图》微缩景观。这些突破背后,是展会持续推动的“揭榜挂帅”机制:上届展会发布的23项技术需求,已有18项通过展商对接实现攻关,如武重集团与哈工大联合研发的大型锻件智能检测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绿色化转型同样呈现颠覆性创新。中船集团推出的氨燃料动力船舶模型,采用零碳燃料技术;格林美则带来退役动力电池“全组分回收”装备,金属回收率提升至99.3%。这些技术通过展会搭建的“碳足迹认证平台”,可直接对接欧盟碳边境税机制要求,助力中国企业抢占绿色贸易规则话语权。
国际参与度的深化凸显平台价值。日本发那科将首秀AI自适应加工机器人,能自主识别材料特性调整参数;瑞士ABB则推出全球首款支持5G远程手术的工业机械臂。这种高水平竞技推动着技术迭代的“鲶鱼效应”——据统计,参展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达营收的8%,远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正如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马克·哈钦森所言:“这里能看到未来十年工业演进的所有关键要素。”
组委会:徐丹>> 185 >> 1588 >>1594 (同V) 邮箱:630581471@qq.com
结语
2025武汉国际工业博览会不仅是一场技术与创新的盛宴,更是全球工业力量共谋发展的战略平台。通过丰富的展出范围和多元化的合作机会,展会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中国智造”突破技术壁垒、拓展国际市场。我们期待在这场汇聚智慧与创新的工业盛宴中,见证智能制造和绿色技术如何引领未来的无限可能。